孔子談學習態度

標準
孔子談學習態度

你認為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嗎?你會不斷進修嗎?遇到不懂的問題,你願意向成績比你差的同學請教嗎?

孔子經常教導學生怎樣學習,一起聽聽他怎麼說吧!

學而時習之
孔子有一句很著名的話:「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」(《論語‧學而》)意思是說,學了做人做 事的道理,在適當的時候加以實習,不是一件很高興的事嗎?在學習之後,如果能夠善加運用,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,心中自然覺得高興。如果只是為了考試或求 職,學習的樂趣就會減少,你同意嗎?

學而不厭
俗話說:「活到老,學到老。」在孔子看來,學習是一輩子的事,沒有年齡的限制。他認為,在學習中必須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和態度,那就是「默而識之,學而不厭」(《論語‧述而》)。意思是說,默默地記住所學到的知識,努力學習而不感到厭煩。

不恥下問
「不恥下問」(《論語‧公冶長》)是每個好學的人的座右銘。孔子認為,勇於向人請教,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,即使是學問不如自己的人,或身份比自己低下的人,也有他的優點和長處,值得我們虛心地向他們請教。

參考: http://www.chinalane.org/peop009/magicbox/00001942.html

學習態度、習慣、方法簡易檢核單

標準

學習態度、習慣、方法簡易檢核單

文 ◎ 吳武典

■ 學習態度(壞習慣)

1 為了考試才讀書。

2 只讀課內書,不讀課外書。

3 為了應付父母及老師,才勉強用功。

4 分數高就是學問高。

5 讀書是為了賺大錢或做大官。

6 讀書本來就是苦差事,所以要「苦讀」。

7 儘量避免讀不喜歡或困難的學科。

8 讀書考試,只要能及格就好了。

■ 學習習慣(好習慣)

1 有課前預習、課後複習的習慣。

2 有摘記大綱和記錄重點的習慣。

3 遇到疑難問題,有追根究底的習慣。

4 喜歡與人討論功課。—有個別差異,有些人喜歡深思、有人喜歡腦力激盪。

5 在課堂上,喜歡發問或請教。

6 平時用功,不會臨時抱佛腳。

7 自動看書或做作業,不必他人催促。

8 讀書時能保持良好的姿勢。

■ 學習方法(好習慣)

1 看書時抓住重點。

2 能安排自習時間表。

3 先求理解,再背誦。也有人相反(如古人以背誦為主),都有成效。

4 讀書或作功課時能專心一致。

5 閱讀的快慢,隨著閱讀材料的性質而定。

6 使用默讀法而不是朗讀法閱讀書報雜誌。

7 會以自己的話作課本筆記。

8 會使用各種工具書(如字典、地圖等)。